英语启蒙:初地坚固

曩昔钱塘江畔,登六和塔,见一匾曰“初地坚固”,是说建筑物要打好基础,教徒认知佛法必须也有坚定的信念作基础。

孩子学英语,“初地坚固”最是要紧。

打好基础,不是空谈。从大学这个教育生态链的顶端看,许多学生的问题,就是在儿童初学时期,没有得到及时矫正,发展到后来,无救药矣。

这个现象在发音上极突出。我注意到,教过的几届学生里,来自大绍兴地区有好几位尤其离谱,必定是启蒙时给老师带坏了,到了初高中阶段,重在笔头应试,遂坐失拨乱反正之机。我在江苏北部的徐州、盐城、宿迁等地区考察过中小学教育,发音受方言干扰,也是那边某些教员的业务软肋。据说现在连国际音标的普及工作也松懈了,后果堪忧。

所以,在我这个伪内行看来,孩子一旦开始学英语,头几年务必求个发音纯正,到小学三年级,就可以教他识国际音标,从而亲近词典了——佛入灭前,嘱咐弟子将来以戒律为师;在中国学英语,入门阶段,也应奉词典为师,词典就是戒律。切勿看人家孩子上个什么班,回来载歌载舞,玉润珠圆,就担心自家孩子进步慢。别急,后头有的是大好时光让他奋起直追。

说到这里,不禁想起自己的经历。在同龄人里,我学英语算早的:1988年小学三年级,赶上了上海教改的初潮。老师发音已经算不错,但我就是读不好,大概太笨,跟着磁带也模仿不像样,考分总六七十耳。班长同学来家里玩,爸爸就拿了录音机,请他把课文里的生词读一遍,放慢速度。就这样,我勉强跟得上。

我初中是闸北区弄堂里的一所普通学校,叫青云中学,遇到一位很优秀的老师,童美芳先生。她很严厉,纠正了我不少读音,印象最深的是[w]这个半元音,我小学时是跟着老师读成[w?]的;她还特别讲究连读、失爆这类发音技巧。背单词也抓得紧。有一回,我偷懒,没背发下来的油印生词表,正好教到一周七曜日的说法,童老师点到我名,我就傻眼了,羞愧地站了很久。还有一回,我领读,把problem念成broplem,满堂哄笑……靠英语混饭吃的我,至今感念她的教泽。

当然,时代毕竟不同,据说现在上海好的外教很多,孩子们的“初地”应能更“坚固”,善莫大焉。